初春的哈尔滨,冰雪消融中孕育着勃勃生机。自“春雷行动”开展以来,哈尔滨市公安局以雷霆之势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发展,聚焦矛盾化解、隐患清剿、民生服务三大主线,将警务触角延伸至社区“神经末梢”,用脚步丈量平安,以真情守护万家灯火。
脚步丈量民情 织密平安网格
在道外分局的辖区地图上,200余名社区民警用脚步勾勒出最温暖的平安曲线。他们每天穿梭于3600余家”九小场所”,行走在35000余户居民门前,将基层警务的神经末梢延伸至社会治理的每个角落。仅三月份就成功化解的27起矛盾纠纷,看似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,实则是防范潜在治安案件的”第一道防线”。
“多走路,案件少”的朴素理念在这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平安指数。很多社区民警采用”错时走访”工作法,利用早晚时段敲开居民家的门,收集各类风险隐患,这种把办公桌”搬”进群众家中的工作方式,让多起邻里纠纷消弭于萌芽。
铁腕整治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
在呼兰区某五金商铺内,民警正逐项核对射钉枪销售台账。”每把射钉枪必须实名登记,这是守护平安的生命线。”经营者老李的认知转变,源自公安机关开展的500余场普法宣教。呼兰分局以”执法规范年”为契机,对小型商超、物流寄递点等场所开展“拉网式”排查,收缴非法管制刀具,整改消防隐患,让存在安全通道堵塞的商铺”红脸出汗”。
这种”执法+服务”的治理智慧,体现在每个细节,治安大队负责人指着新张贴的《管制刀具认定标准》警示牌说:”我们既要当好铁面包公,也要做好普法先生。”
民生警务暖心 绘就幸福底色
平房分局新疆街派出所以“五无社区”创建为目标,联合街道、消防部门整改飞线充电、杂物堆积等隐患16处,组织消防演练1次,参与居民200余人。针对孤寡老人、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,民警联动社区网格员、志愿者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提供生活照料、心理疏导等服务6次,推动“冰城红警”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,协调民政部门落实救助政策,织密民生保障网。此外,还开展法治进校园、进社区活动80余次,发放宣传材料4000余份,覆盖群众超万人次,警民携手共筑平安防线。这种将重大安保与民生需求有机融合的治理思维,让”五无社区”创建既有力度更显情怀。正如参与消防演练的居民王大姐所说:”民警同志的手,既能握紧正义之剑,也能托起万家灯火。”
从道外分局的“脚印警务”,到呼兰分局的“安全防线”,从平房分局的“民生清单”,到全市公安机关的协同作战,“春雷行动”激荡出的不仅是打击犯罪的雷霆之势,更蕴含着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。这场春日里的平安序曲,正汇聚成冰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磅礴力量,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奏响和谐乐章。